对于行色匆匆的人而言,时间似乎过的很快,但对于程旺芳而言,却是一个漫长的上午。 两三个小时过去了,没等到一个人施舍他块儿八毛的。 倒是一个同样乞讨的老太太,心疼地递给他一瓶饮料奶。
西山村是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山村,从汪氏宗祠门楣上方题刻的“汉赐平阳地 唐封越国家”字样, 就可以窥见一斑。这里虽然偏居一隅,宛如世外桃源, 却因为这里盛产历代皇家的贡品焦枣,也从来不曾真正寂寞过。
“富贵陵阳镇,风流谢家村”。 谢家村是个非常美丽整洁的新农村示范村,规划建设的井井有条。 李龙泉老人住的,是一幢百年老宅。 这样的宅子,在当年,主人非富即贵,土改时期被分给了李龙泉,一直住到现在。
黄圣伟既是老板,也是吊车司机。 今年36岁的他,已经是个从业近20年的老吊车司机了。 现在的他,差不多成了甩手掌柜,只在业务繁忙师傅忙不过来或者有师傅请假的时候才亲自上阵。
在贵池区牛头山镇黄湓闸往西300米的地方,有一处面积不小的田地里覆盖着白花花的塑料阳光大棚,特别引人注目。 这里就是牛头山小伙子何龙兵的造梦工厂——丰园生态庄园。
他,今年76岁;她,今年65岁。他比她大11岁。 结婚四十五年来,他们没有吵过一次架,一直生活的很平静,也很幸福。四年前,他因中风半身不遂,比他小11岁的老伴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细心照料着他。
早上7点50分,理发师琴子像往常一样从家里出来打开店门,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和生活。 她把头天晚上收拾进来的东西搬出门外,接着洗了下头发,然后拿吹风机自己拾掇起来。
方师傅,补锅匠。今年60岁,老家在贵池驻驾,18岁跟随桐城师傅学修补锅,后在家务农。农村分田到户后,方师傅重操旧业。 凭着一把剪刀,一只铁锤,方师傅在他的白铁铺子里叮叮当当敲打了三十多年。
我们和方松全在事先约定的时间联系上他时,碰巧他在秀山路上的一个店铺门前给顾客做售后服务。 赶到那里的时候,方松全正在埋头帮客户修车,身边放着七零八乱的零件和工具。 看的出来,他出门时穿的一件干净的白衬衣都还没有来得及换下就赶了过来。
棠溪石门村,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皖南古村落,以高氏宗祠为代表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群是这里特有的人文风情。这里住着一位九十八岁高龄的世纪老人高心南—— 一个二十年前从台湾回村定居的台湾老兵。
今年七十岁的林心淇,虽然从乡村赤脚医生的岗位上退休两年了,却一直没有丢掉继续学习的好习惯。他说:干一行就要爱一行,我从1969年做赤脚医生起,行医四十多年没有一例误诊,,靠的就是医学知识和经验。
池州齐石公路旁的一处山脚下,职业养蜂人占金龙和他的家人正趁着晴暖天气检查蜜蜂活动情况。 不远处的田野里,金灿灿的油菜花开的正热烈。 一年四季中,对于像占金龙这样的职业养蜂人来说,春季的油菜蜜是他们的第一桶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