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州人网
图说城事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46:万万没想到,池州的高温天气火了这5个地方...

这个夏天,池州高温天气持续了很久很久,一言不合最高气温就飙上了40度,让人只想拥抱冰箱和空调。但万万没想到,池州的高温天气却火了这些个地方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45:99%人的池州人都不知道,九华山机场里居然藏了这么多秘密?

一架航班的成功飞行离不开地勤人员的维护,有大家熟识的安检人员、服务人员、机务人员,也有不为人知的航空管制员、气象预报员、配载员、驱鸟员等等,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,于外界而言都非常神秘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43:直逼40℃的高温天!池州街头真实一幕,感动无数人!

池州自入伏以来 气温是一天高过一天 现在是出门5分钟 流汗2小时啊有木有?! 然而在池州 有这样一群人 即使高温酷暑、汗如雨下 他们依然坚守岗位...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42:池州每个救援现场都活跃着这些平民英雄的身影

池州曙光公益救援队就是民间自发成立一个的救援组织,于今年5月份,由池州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。不论风霜雨雪、酷暑难耐,曙光公益救援队始终奋斗在救援的第一线。就如同他们的名字一般,总是带给身处险境的人们一丝温暖和曙光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41:听说这个地方承包了大多池州80、90的青春记忆

10多年前遍地开花的网吧,经历了鼎盛兴旺到衰退没落的市场洗礼,如今我们走上街头,更多看到的是美食+咖啡+桌游,千篇一律的“网吧”招牌已被各种“网络会所”、“网咖”等取代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40:池州这群身高不足1米的“小矮人”的快乐事业

现如今,100公分大概是一个4周岁儿童的身高。在池州,有这样一群成年人,他们普遍身高不足100公分,是人们眼中的“袖珍人”、“侏儒人”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35:这个俱乐部让无数池州人勾起了对温暖的回忆

到了盛行“冻美人”风潮和“快餐式”消费的今天,年轻女孩们可能连毛衣都不怎么上身。问一句“你还会穿妈妈织的毛衣吗?”现今的80后、90后、00后多数会笑着摇头。老式、笨重、不花俏的手织毛衣似乎成了“土气”的代名词,“妈妈牌”温暖毛衣的人气不再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19:《活着》——实拍残疾人程旺芳轮椅上的日子

对于行色匆匆的人而言,时间似乎过的很快,但对于程旺芳而言,却是一个漫长的上午。 两三个小时过去了,没等到一个人施舍他块儿八毛的。 倒是一个同样乞讨的老太太,心疼地递给他一瓶饮料奶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18:探访棠溪西山村,揭秘西山焦枣制作过程

西山村是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山村,从汪氏宗祠门楣上方题刻的“汉赐平阳地 唐封越国家”字样, 就可以窥见一斑。这里虽然偏居一隅,宛如世外桃源, 却因为这里盛产历代皇家的贡品焦枣,也从来不曾真正寂寞过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17:探访青阳谢家村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李龙泉

“富贵陵阳镇,风流谢家村”。 谢家村是个非常美丽整洁的新农村示范村,规划建设的井井有条。 李龙泉老人住的,是一幢百年老宅。 这样的宅子,在当年,主人非富即贵,土改时期被分给了李龙泉,一直住到现在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⒁:少年夫妻老来伴—实拍一对老人的晚年生活

他,今年76岁;她,今年65岁。他比她大11岁。 结婚四十五年来,他们没有吵过一次架,一直生活的很平静,也很幸福。四年前,他因中风半身不遂,比他小11岁的老伴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细心照料着他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

[走进]   图说城事⑩:千年石门高,一个台湾老兵的百年人生

棠溪石门村,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皖南古村落,以高氏宗祠为代表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群是这里特有的人文风情。这里住着一位九十八岁高龄的世纪老人高心南—— 一个二十年前从台湾回村定居的台湾老兵。  

  图说城事  
2018-01-03